“一带一路”论坛:2018年第三届能源金融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安理工大学顺利召开
由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城市战略研究院、澳大利亚亚太应用经济学会、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主办,《Energy Economics》《Economic Modelling》协办的“一带一路”论坛:2018年第三届能源金融国际学术会议于7月19日至21日在我校举行。校长李孝廉、亚太应用经济学会主席Paresh Kumar Narayan教授、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赵丹等出席会议。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波兰、意大利、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内外院校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探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源金融及贸易相关热点问题,议题涉及能源价格、绿色金融、能源市场金融化及能源市场风险等方面。
会上,李孝廉首先代表学校在大会上致辞,他向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我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的成果,充分肯定了此次大会的意义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随后,Paresh Kumar Narayan教授、赵丹和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胡海青教授分别代表亚太应用经济学会、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以及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别作了发言。亚太应用经济学会主席、《Economic Modelling》主编Paresh Kumar Narayan教授对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感谢。他强调了第三届能源金融国际会议与前两届的区别,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的参与将为学术成果的转化,以及为政府政策措施的实施提供借鉴。
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赵丹介绍了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发展概况及前景,总结了西咸新区在主导产业、城市创新方式以及示范试点等方面的成果,表达了西咸新区与各方深入合作的愿望!
胡海青教授重点介绍了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科布局,总结了学院教师主持“一带一路”、能源金融、绿色发展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
会上,Paresh Kumar Narayan教授、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扈文秀教授和国立高雄大学原副校长王凤生教授分别作了主旨报告。Paresh教授介绍了他在全球能源公司的公司债务方面的研究成果,以石油市场为例,从研究动机、假设条件、研究方法和实证结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石油市场活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扈文秀教授围绕“资产泡沫及泡沫经济”这个主题,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五个方面讨论了泡沫的成因,根据动态机理模型阐述了从众行为与投机性泡沫的关系。王凤生教授做了关于“贸易战、能源储备和金融市场”的报告,针对当前热点问题,提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以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以及通过“一带一路”进行区域整合和能源储备等方式实现未来公平贸易。
据悉,此次会议将针对八个专题及圆桌论坛:“构建西北能源金融中心高峰论坛”,在五个会场分别展开分组报告。会议将为促进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交流,传递“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金融的理论前沿和科研成果,服务陕西地方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